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利他主義
最近在兩次不同的會議裏聽到了同一個字,一次是在2004年北美小兒骨科醫學會年會的特別演講「超越骨科」,演講者是現年七十歲的小兒骨科泰斗Lynn Staheli;另一次則是台北舉辦的顱底外科醫學會議的特別演講「專家氣質(professionalism與外科」,演講者是相同年紀的教育部醫教會黃崑巖主委;過去聽到這個字的印象不外乎一閃而過的天邊慧星,這次由兩個不同場合不同文化背景的醫學典範口中連續脫口而出,不由得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字,英文是「altruism,中文翻譯是「利他主義」,源自於法文的「altruisme」,字源可溯自義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的alter即其他、別人的意思。心中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因此不自私自利,願為別人的福利而犧牲奉獻,中文翻譯成「利他主義」,真是傳神極了。
    根據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及1990年道金斯(Dawkins)出版的「自私基因」這本書,利他主義在演化理論上是很難去解釋的,但在物種競爭生存法則的自私基因裏,「同類選擇模式(kin selection)」決定了判別親疏遠近對影響生存的利害關係,而逐漸在人性裏出現了合作與互相幫助的模式,而且這種模式能否持續下去也決定在「互利原則」的是否具有相互性,即著眼在幫助別人是否便提升得到別人幫忙的機率。
    這種理論據聞在網路生存遊戲中得到演進的證實,因為由於相互幫忙的好處,在高度競爭的網路生存遊戲中,也會出現利他的行為,但背後的動機基礎仍是相互的。
    利他主義是否為人類獨一無二的高尚情操呢?也許是,因為其他動物看不到這種行為;或許不是,例如網路遊戲的利他行動也是生存法則的其中一項而已。
    然而,醫療,絕對是人類的利他主義或利他行為中最有意義也最有代表性的。不論是西元前醫神「希伯克拉底斯誓語」或建構在1948年日內瓦宣言基礎上的「現代醫師誓詞」,句句皆是利他主義的體現;或許在定義上並沒有具體地劃上等號,但自然地,利他主義或行為的堅實與否,幾乎就是「好醫師」的文化意涵。
    2002年三月份的英國醫學期刊(BMJ)社論中,Roger Jones憂心地指出醫學的利他主義正在逐漸地衰退消滅中。他所舉的許多例子,因為怕引起其他專科同好的誤會而不便引用,但的確普遍存在世界與台灣的醫界裏。
    這種警覺是否引起若干有識之士的憂心忡忡呢?從近年來醫學教育改革思維,醫學生篩選方法改善,及醫學倫理個案探討都增加的角度來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些努力是否已經達到效果呢?從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看,或許尚未達到統計意義;但從個案上來看,相關的議題已在當今的醫師或醫學生的腦海裏都丟了石頭,引發了漣漪;然而造成的浪花是否美麗呢?醫療是否走向更美好的境界呢?或許正考驗著醫界與社會全體人類自私基因與利他主義的平衡智慧選擇。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沒有留言: